探索气候情景规划的关键流程、其益处、方法论,以及全球组织如何利用它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增强韧性并获得战略优势。
驾驭未来:全球组织气候情景规划指南
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影响正在重塑全球格局,为各行各业的组织带来了风险与机遇。从极端天气事件扰乱供应链,到消费者偏好转向可持续产品,商业环境与气候现实的关联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预测方法已不足以满足长期战略规划的需求。组织需要一种更稳健、更具前瞻性的方法:气候情景规划。
什么是气候情景规划?
气候情景规划是一个战略规划过程,涉及基于不同的气候相关假设,制定和分析多种可能的未来情景。与试图预测单一最可能结果的传统预测不同,情景规划承认未来的内在不确定性,并探索一系列可能性。它是一种结构化的方式,用于思考气候变化可能如何影响组织的运营、资产、供应链、市场和利益相关者。
气候情景规划的主要特点包括:
- 多重情景: 制定几个独特且合理的未来气候情景,每个情景反映了关于气候变化、政策响应和技术发展的不同假设。
- 长期视角: 通常关注中长期时间范围(例如10-30年或更长),以捕捉气候变化的全部潜在影响。
- 定性与定量分析: 结合定性叙述与定量建模,评估每种情景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 战略决策: 利用从情景分析中获得的洞见,为与投资、运营、风险管理和创新相关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
为什么气候情景规划对全球组织至关重要?
气候情景规划为在全球背景下运营的组织提供了诸多益处:
- 强化风险管理: 识别传统风险评估方法可能无法发现的潜在气候相关风险,使组织能够主动减轻这些风险并建立韧性。例如,一家跨国食品公司可能利用情景规划来评估不同地区因降雨模式变化而导致的农作物歉收风险。
- 改进战略决策: 提供一个框架,用于评估不同战略选项在各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影响,使组织能够做出更明智、更具韧性的投资决策。一家全球制造公司可以利用情景规划来决定新工厂的选址,同时考虑不同地区与气候相关的潜在干扰。
- 识别机遇: 帮助组织识别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例如开发应对气候相关挑战的新产品和服务,或扩展到对气候影响更具韧性的新市场。例如,一家全球能源公司可以利用情景规划来探索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机遇。
- 加强利益相关者沟通: 促进与投资者、客户、员工和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就组织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进行沟通和互动。这可以提高透明度并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 遵守法规要求: 帮助组织遵守与气候风险披露相关的新兴法规要求,例如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
- 增强韧性: 通过了解一系列可能的未来,组织可以制定对不同气候结果都稳健且适应性强的战略,从而增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韧性。
TCFD 与气候情景规划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极大地提升了气候情景规划的知名度。TCFD 建议组织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其业务、战略和财务规划的潜在影响。情景分析被明确提及为评估这些影响的关键工具。TCFD 框架已被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广泛采用,使得气候情景规划成为那些寻求展示其对气候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商业实践承诺的组织日益重要的实践。
例如,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要求进行与 TCFD 建议一致的气候相关披露,进一步强调了情景规划对于在欧洲运营的公司之重要性。
气候情景规划的关键步骤
气候情景规划是一个迭代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 定义范围和目标: 明确定义情景规划工作的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地理重点和需要考虑的关键业务领域。为该工作设定具体目标,例如识别关键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或为战略投资决策提供信息。
- 识别关键驱动因素: 识别可能影响未来气候及其对组织影响的关键因素。这些驱动因素可能包括气候变化本身(如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降水模式变化)、政策响应(如碳税、排放法规)、技术发展(如可再生能源、碳捕获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趋势(如消费者偏好转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提高)。
- 制定气候情景: 基于关于关键驱动因素的不同假设,制定一套独特且合理的气候情景。情景应内部一致且相互排斥。常见的情景原型包括:
- 有序转型: 采取迅速且协调的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相对平稳地过渡到低碳经济。
- 无序转型: 行动迟缓,随后是突然且颠覆性的政策干预,导致更具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转型。
- 温室世界: 减排行动有限,导致全球显著变暖和严重的气候影响。
- 评估影响: 评估每种情景对组织运营、资产、供应链、市场和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影响。这可能涉及定性分析(如专家研讨会、情景叙述)和定量建模(如财务模型、气候风险模型)。同时考虑物理风险(如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害、海平面上升)和转型风险(如法规、消费者偏好、技术的变化)。
- 制定战略对策: 针对每种情景中识别出的风险和机遇,制定战略对策。这些对策可能包括投资于韧性措施、供应链多元化、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以及倡导政策变革。
- 监控与审查: 持续监控气候的演变以及组织战略对策的有效性。定期审查和更新情景规划工作,以反映新信息和变化的情况。
气候情景规划的工具与方法
有多种工具和方法可用于支持气候情景规划:
- 气候模型: 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型可以提供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未来气候状况预测。这些模型可用于评估气候变化对温度、降水、海平面和其他气候变量的潜在影响。例子包括耦合模型比对计划(CMIP)的模型。
- 脆弱性评估: 脆弱性评估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其对气候相关风险的暴露程度,并评估其适应这些风险的能力。这些评估可能涉及分析资产的地理位置、运营对气候变量的敏感性以及当地社区的适应能力。
- 财务建模: 财务模型可用于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组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的潜在财务影响。这些模型可以纳入不同气候情景下关于收入、成本和资产价值变化的假设。
- 专家研讨会: 专家研讨会可以汇集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分享知识、集思广益并制定情景叙述。这些研讨会对于探索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尤其有用。
- 情景规划软件: 有多种软件工具可用于支持情景规划过程,包括用于数据分析、情景开发和可视化的工具。
气候情景规划实践案例
全球许多领先组织已经在使用气候情景规划来指导其战略决策。以下是一些例子:
- 壳牌(Shell): 壳牌几十年来一直在使用情景规划来探索气候变化对能源行业的潜在影响。他们的情景帮助他们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评估搁浅资产的风险,并识别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机遇。
- 联合利华(Unilever): 联合利华使用气候情景规划来评估其供应链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脆弱性。他们制定的情景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可用性和其他关键资源的潜在影响。
- 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 英格兰银行对英国金融体系进行了气候压力测试,以评估气候变化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潜在影响。这些压力测试使用情景分析来探索一系列可能的气候结果及其潜在的财务后果。
- 新加坡政府: 新加坡作为一个低洼岛国,已经实施了稳健的气候情景规划,以了解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这种规划为基础设施发展和长期城市规划战略提供了信息。
挑战与考量
尽管气候情景规划带来了显著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 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制定准确可靠的情景变得困难。组织需要承认这种不确定性,并制定对不同结果都稳健且适应性强的战略。
- 复杂性: 气候情景规划可能是一个复杂且资源密集型的过程,需要气候科学、经济学和商业战略方面的专业知识。组织可能需要投资于培训和咨询以发展必要的能力。
- 数据可用性: 获取关于气候风险和机遇的高质量数据可能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组织可能需要依赖公开数据或投资于自己的数据收集工作。
- 组织内部支持: 获得组织各层级的支持对于成功实施气候情景规划至关重要。这需要清晰的沟通、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将气候考量融入业务各个方面的承诺。
- 短期与长期思维: 气候情景规划需要长远眼光,这可能难以与许多组织面临的短期压力相协调。组织需要在追求即时成果与实现长期气候韧性的好处之间取得平衡。
对全球组织的可行性洞见
以下是为希望实施气候情景规划的全球组织提供的一些可行性洞见:
- 从小处着手,逐步扩大: 从一个专注于特定业务领域或地理区域的试点项目开始。这将使您在扩展到整个组织范围的工作之前获得经验并完善您的方法。
- 与专家合作: 与气候科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专家合作,制定切合实际且信息丰富的情景。
- 将情景规划融入现有流程: 将气候情景规划融入现有的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流程中。
- 透明沟通: 向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客户、员工和监管机构)传达您情景规划工作的结果。
- 定期审查和更新: 定期审查和更新您的情景,以反映新信息和变化的情况。
- 注重行动: 不要只制定情景——要利用它们来指导具体的行动,使您的组织对气候变化更具韧性。
结论
气候情景规划是全球组织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求驾驭复杂性的重要工具。通过探索一系列可能的未来,组织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遇,做出更明智的战略决策,并建立更强的气候变化韧性。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气候情景规划对于确保长期成功和可持续性将变得更加关键。
通过采纳气候情景规划,组织可以超越被动的风险管理,为自身和地球主动塑造一个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未来。